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 |  联系我们

2020年的装备工业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财经 > 行业市场

2020年的装备工业

来源:本站   作者:上海同元盛实业有限公司   添加时间:2012-2-13 上午 11:42:37   点击次数:   [ 加入收藏 ] [ 关闭本页 ] [ 字体控制 ]

GDP的角度看,中国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超越了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据20111231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道,依据该刊对21项经济指标的评估,中国已在过半的指标上超越美国,并将在 10年内,所有指标实际上全面超过美国,也就是说,2020年之前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大经济体。

  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与改革开放分不开的,特别是与2001年入世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分不开。据美国经济咨询机构HIS环球透视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业占全球的比重达到19.8%,超过美国(19.4%)成为全球****制造国。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中国还不是工业强国,我们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下游。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提醒说,“2010年全球最有价值的500个品牌中,中国制造业品牌只有17个,且前100名榜上无名。

  工业大而不强,究其原因是因为装备制造业不强。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这样一个重要产业,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为加快振兴装备工业,2008年我国政府进行大部制改革时,在工信部专门设置了装备工业司,主抓全国装备工业的行业管理工作。近日,记者从工信部网站获悉,装备工业司已编制完成业界翘首以盼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很快将正式发布。

  高端装备是2010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温家宝总理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看来,政府主管部门认为,中国工业要转型升级,要由大变强,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产业是必然选择。

  抢占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新的格局正在形成。为尽快走出危机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重新关注实体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再工业化、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的理念,并纷纷加大科技投入,试图在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保持竞争优势,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继续掌控全球产业发展方向,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已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的焦点。

  一场全球范围内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的战役已经打响。

  在此之际,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和资源环境日趋紧迫的压力,现有发展方式的局限性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据统计,我国粗钢产量,2010年为6.2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4%,超过世界第2位到第20位钢铁大国的产量总和!绝大部分由我国自己消费掉了。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

  2009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耗达31亿吨标准煤,是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7.5%。而同期我国的GDP只有34万亿元,约合4.7万亿美元,占世界GDP54万亿美元的比重仅8.7%2010年,我国用电量4.19亿千瓦时,超过美国的4.15亿千瓦时,这是100多年来第一次有国家超过美国的用电量。

  这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发展的方式是难以为继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在此背景下,《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必须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物质资源消耗少、环境友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决定》所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强调说:高端装备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他六个领域的支撑,比如新能源装备、新材料装备、高效节能环保装备、电子信息装备、生物制备装备、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等。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一位专家进一步分析道,高端装备制造业与其他几个产业有密切关系。新材料产业是装备的基础和关键,历来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而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装备,装备本身也是这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决定》虽提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其核心还是装备,制高点是高端装备。高端装备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对于加快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高端装备制造都包括什么呢?《决定》发布不久,张相木在第四届亚洲论坛演讲时说,十二五期间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思路是面向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性制造。做大做强航空装备和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轨道交通装备水平,加快培育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把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随后,工信部的其他领导及许多专家学者,都对高端装备做了专门的解释,虽有不同理解,但在十二五期间,还是重点选择了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五大领域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张相木强调,我国要掌握发展主动权,必须优先重点发展先进航空装备和高速铁路交通等先进运输装备、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加快建设以卫星应用为核心、以服务国家发展为目标的空间基础设施。

  不出意外,即将公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上述提法会基本一致。高端装备将是未来5年,甚至10年,中国工业的主攻领域。

  新一轮产业革命突破口

  世界各国争相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种种迹象表明,全球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性突破关头。继信息技术革命之后,未来1520年左右,有可能出现新一轮技术革命,其特点很可能是跨产业的技术革命。

  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突破口在那儿?据有关研究证实,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特征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引起产业革命的发生,进而引起整体经济的大变革。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让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以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让美国迅速崛起,取代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以微电子和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定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抓住这次机遇的日本也在二战后迅速崛起,成为发达国家。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与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都失之交臂。目前,全球正孕育着以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物联网)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的赶超发达国家的历史机遇,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将直接影响我国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进程。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英美先后抓住煤炭时代、油气时代的历史机遇,取得技术领先的地位,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世界能源发展已进入新一轮的战略调整期,各国通过能源技术路线图的引导,纷纷制定新能源发展战略。

  奥巴马在就职演讲中突出了以能源为主的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被称为奥巴马能源新政。美国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等领域取得突破。欧盟宣布到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保持在绿色技术领域的********地位。日本宣布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

  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全球发展的主导模式,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有可能继信息革命之后,再次重塑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经济政治格局。

  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2010年我国消费32.5亿吨标煤,********。未来还要增长,但因基数太大,增量惊人。有专家计算,如果一年增长10%,那么,一年的增量就比英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还大。能源从哪里来,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此外,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直接带来沉重的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压力,再这样下去,环境也承受不了。所以,我国必须在大力开发新能源的同时,提高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率,走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之路。《决议》将新能源,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智能电网,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培育和发展,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

  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发新能源,需要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说,我们就是要用无限的科技潜力解决有限的资源环境约束,满足能源可持续发展和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

  然而,能源科技创新离不开装备,技术创新的载体是装备。只有制造出高技术含量的高端装备,才能实现能源的安全高效利用,才能实现低碳发展。因此,能源要发展,装备须先行。

  能源装备显然也是高端装备,那么,为什么有可能成为新一轮跨产业技术革命突破口的能源装备,没有进入工信部所定义的高端装备中呢?这似乎与2008年政府大部制改革有关。那一年工信部成立,同时国家能源局也诞生了。能源局首任局长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张国宝,他领导过原重大装备办的工作。他认为,重大装备研制技术难度高,前期投入大,制造周期长,首台(套)的应用推广难度大。因此,在重大装备研制和推广初期,必须加强政府的协调和组织,解决市场失灵问题。重大装备国产化必须依托重大工程项目。所以,他极力主张,国家能源局的三定方案中特别确定能源装备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并在国家能源局设立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这个方案获国务院批准。于是,事随人走,能源装备划归能源局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工信部是不可能把手伸向能源局,为能源局做能源装备规划的,能源装备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在工信部所说的高端装备中。

  201112月,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的《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这是国家能源局成立三年来发布的第一部规划,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能源科技规划。据介绍,《规划》由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组织局内各专业司及能源领域200多名专家,历时两年半完成。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李冶司长介绍,《规划》按照能源生产与供应产业链中技术的相近和相关性,划分了4个重点技术领域:勘探与开采技术、加工与转化技术、发电与输配电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将已具备一定基础并在十二五期间能够实现产业化的重大科技工作作为主要任务,在上述领域中确定了19个能源应用技术和工程示范重大专项,制定了实现发展目标的技术路线图。针对重大专项中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规划了37项重大技术研究、24项重大技术装备、34项重大示范工程和36个技术创新平台。

  《规划》同时部署了未来10年有望取得突破的重大前沿科技项目,如700℃超超临界机组、高温高强度材料、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示范工程、大规模储能等。

  《规划》提出了建立四位一体国家能源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想,即通过重大技术研究、重大技术装备、重大示范工程及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保障体制机制、完善立法和标准体系,以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根据《规划》,十二五我国将在能源勘探与开采、加工与转化、发电与输配电和新能源领域所需要的关键技术与装备上实现自主化,部分技术和装备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李冶认为,未来十年,我们应抓住能源体系转型和能源科技创新的****发展机遇期,准确把握能源科技的发展方向,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李冶似乎已经感觉到,新一轮跨产业的技术革命有可能发生在能源领域。

  2020:中国装备工业景观

  高端装备将成为支柱产业

  考虑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趋势,从发展阶段上看,《决定》制定三步走的发展目标:

  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局部领域达到********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再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一位负责人在解释《决定》中的量化指标时说:定量目标,是根据相关行业协会、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和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测算的,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在《决定》中,高端装备产业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一起被列为2020年时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重大技术装备处处长杨拴昌曾在一个论坛上说,据中美两国的国家统计部门同口径数据,中国已连续两年超过美国成为********装备制造大国。2009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总值为2.22万亿美元,美国为1.52万亿美元。2010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总值则达到了2.97万亿美元,同期美国为1.73万亿美元。可以说,现在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做大,下一步的目标是做强。杨拴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但他认为,中国在高端设备制造上还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所以,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关于高端装备发展的量化指标,张相木提出,力争到2015年,高端装备的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达到20%以上;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达30%以上,高端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25%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要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关于高端装备五大领域的发展重点,工信部有更详细规划。

  能否圆梦

  无论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还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这些都是政府的宏图大志,但完成这个任务,要靠企业,要靠整个社会的支持。那么,装备产业的企业家和专家是如何看待政府的宏图大志呢?

  国产装备,装备中国。这是几代人的梦想,我认为这个梦现在百分之八九十都实现了。我国机械装备工业2000年工业总产值是1.44万亿元,2005年达到4万亿元,2010年达到14.38万亿元,年均增长25%2010年资产总额10.4万亿元,十一五十五翻了一番,相当于5年再造一个机械工业。据统计,2009年其销售额即达到1.52万亿美元,跃居********,成为全球机械制造第一大国,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5%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对走过来的十年给与了充分肯定,但提到高端装备,他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高端装备没有一个量化的定义,泛指而言,技术含量比较高、我们目前还难以掌握的重大装备就是高端装备。就高端装备而言,中国的装备制造业有两个,一个是心脏病,一个是神经病心脏就是发动机,比如民用航空的发动机百分之百还都是国外的。神经是管传导的,指机械设备里面的控制系统,如数控机床的研发,现在抓得很紧,但是几乎都分布在中低端,特别精密的控制系统还是不能做,再如核电站里的控制系统我们不敢碰。这些高端装备自己还不会做,我国不得不大量的以高价从外国进口。

  高端装备依赖进口,说明我国的装备工业还是大而不强,还有许多薄弱环节。对此,一些专家给出了具体分析。

  过去十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局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然而在未来十年,如何能从大而不强跻身真正的世界制造业强国面临系列挑战。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认为,未来十年中国装备制造业要面临三个突出问题。

  一是自主创新薄弱,高端装备制造呈现失守困局。目前国内的装备制造业不能生产大型民用飞机、深水海洋石油装备,90%的高档数控机床、95%的高档数控系统、机器人依赖进口,工厂自动控制系统、科学仪器和精密测量仪器对外依存度达70%

  二是关键零部件发展滞后,主机面临空壳化危机。高端主机和成套设备所需的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设备大量进口。海洋工程装备大多数配套设备依赖进口。航空工业所需发动机、机载设备、原材料和配套件的配套能力差,为高档数控机床配套的高档功能部件70%需要进口,大型工程机械所需30MPA以上液压件全部进口;占核电机组设备投资1/4的泵媒主要依赖进口,主要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壳可以做,心脏的东西我们做不了。

  三是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价值链的高端缺位。现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过渡依赖单机、实物量的增长,而为用户提供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工程承包、远程诊断维护、回收再制造、租赁等服务业未能得到培育,绝大多数企业的服务收入所占比重低于10%,国外已经超过50%,我们主要业务是属于价值链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

  屈贤明说,这三大致命问题的存在,说明中国装备制造业虽然产值********,但还引领不了世界。

  中机联会长王瑞祥认为,机械行业主要有四个问题: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不足,先进技术仰仗国外、高端装备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未能得到有效改观;二是基础发展相对滞后,基础零部件及优质专用材料、自控系统和测试仪器、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明显落后于主机发展,并已成为影响机械产品向高端升级的三大瓶颈;三是现代制造业尚未形成规模,传统加工制造业比重过大;四是产业增长方式较为粗放。

  专家们认为,以上问题不解决,装备工业的梦虽然已圆,但梦难圆。

  综合专家们的意见,实现2020年将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至少要抓好几方面的工作: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自主创新方面,除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外,要强调原创,拿出独特的中国原创产品,这样我们才能解决高端市场失守的问题。

  加快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创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大力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支持装备企业发展包括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工程承包、设备租赁、远程诊断、回收再制造等服务,占据价值链的高端。同时,大力发展独立于装备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围绕制约产业升级的瓶颈环节,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软件业、科技管理咨询、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为装备工业转型升级、做强做大提供有力支撑。

  解决基础零部件发展滞后的问题。瞄准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发展的需要,解决轴承、齿轮、液压件、气动件、密封件及大型主端件等关键零部件发展滞后的问题。

  坚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业态给管理体制带来挑战,不少现有的管理制度也制约着新兴产业的发展。比如,通用飞机的发展,离不开低空领域的开发;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节能环保产业也有赖于生产者责任延伸等制度的完善。

  专家们指出了发展高端装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同时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药方。但2020年的前景最终还是要取决于企业,企业是如何看待未来呢?

  20118月至10月,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了“2011•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在这项调查中,制造业企业所占比重为73.3%,涉及装备制造业七大领域。

  调查发现,2011年以来,经济运行趋于复杂,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的信心比2010年有所减弱。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也有所回落。

  在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税费负担较重、盈利空间缩小和企业融资难度加大的背景下,不少企业表示要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采取加强管理和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企业在压力下成长。与此同时,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前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者发展企业的动力有较大影响,同时对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尤其是长期投入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企业经营者希望政府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加快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垄断性行业改革的步伐。同时,企业经营者期待政府进一步深入倾听企业界的意见和建议,提振企业家信心,重视工商界尤其是实体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营造有利于促进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

  记者在对装备制造企业采访中,得到的回应与以上调查基本一致。装备制造企业,包括机床、工程机械等一直发展很好的企业,近期情况并不顺,远期也没有政府的信心高。记者在采访济二机床时,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数控机床不行了,重型数控机床下半年的情况你可以看得到,很是不容乐观,事情发展比预想的还严重。我们现在的订单销售额还是靠国内市场支撑着,不过国内市场已经开始下滑,虽然高端品牌暂时还没受影响。2012年的情况尚可,但2013年就说不大准了。

  记者从另外渠道获知,武重下半年一台机床也没有订出去,齐一、齐二已经开始裁人,国内重型机床市场下滑惊人。

  记者在与东方电气(600875,股吧)负责宣传工作的颜海英网上交谈时,她说:我们2012年的计划比2011年低,冲500亿的计划延迟了,形势是在转寒。东方电气是国内电力设备龙头企业,情况尚且如此,其他企业就可想而知了。

  记者在采访柳工的方国涛时,他也反映工程机械行业市场大幅下滑,企业产品积压,都在控制成本、缩减开支。

  实情与梦想形成极大反差。梦想的实现,首先要解决现实的问题。

  2020年做强高端装备产业,并不像政府规划的那么容易。就像转方式调结构,我们提转方式调结构已经15年了,现在还没有转过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说。

  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产业,也是为了转方式调结构,即转型升级。为什么过去15年没做到的事,现在10年就一定能够做到呢?

  前不久,李毅中和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都参加了“2011财新峰会。在李毅中演讲后,吴敬琏对李毅中演讲的评价,耐人回味。

  吴敬琏说,李毅中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要高度重视工业, 二是工业必须转型升级。吴敬琏认为,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么多年,还没转过来,与对这两个问题的误解和误导有关。

  从经济学角度看,20世纪中期,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后,有一个趋势变得很明显,就是加工制造成本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原因是伴随着分工越来越细,交易活动就越多越频繁,付出的成本就越高。发展服务业,就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次产业的划分,产生了服务业这个统计指标。但渗透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非独立的服务活动,却因统计上的困难,并没有被统计在独立的服务业之中。

  许多地方政府的领导,希望把制造业中的服务活动,如设计、研发、销售、售后服务独立出来,误以为这样就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其实,在我国现阶段,把服务活动和制造活动搁在一块儿,常常更有效、更降低成本。

  错误地理解服务活动,又会导致另一个问题发生,就是只把传统的加工制造、零件装配、金属冶炼、金属加工理解为工业,结果导致工业附加值很低。

  我们现在既要重视制造业,同时又要制造业要转型升级。怎么转型呢?吴敬琏认为,转型的核心是要把制造业的产业链向服务领域延伸,也就是施政荣先生1992年提出来的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这个微笑曲线的两端都是服务,前端是研发、设计,后端是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包括商业性服务和金融服务等等。

  屈贤明从装备工业实践的角度,得出了与吴敬琏一样的结论,他说:我们的企业更多的是停留在产品的前半身即装备制造上,后半身为它服务的那一块我们是很差。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经验,买了一套很不错的国外先进的生产线,但是,用的时候发现,如果零部件需要换,是非常的昂贵;有问题请专家来维修,费用更贵,有时候来一个人,一天要几十万元。这样,我们企业的后续服务就出现了问题。

  记者2007年曾与《装备制造》杂志的同仁一起到上海电气(601727,股吧)采访。当时,上海电气总经理黄迪南说,《装备制造》杂志的名字叫《装备工业》更好,装备制造只强调制造装备工业则是强调全产业链。这里的全产业链当然包括为制造服务的活动,并非仅指制造活动。

  我国近些年一直在提振兴装备制造业,据称已经上升到国家意识。装备制造行业也经常以我们能造什么为荣,以不能造什么为忧。

  2011920日,记者曾参与策划组织了2011汉诺威欧洲机床展 “CHINA DAY”活动。汉诺威欧洲机床展是世界****的机床展,是世界机床市场的风向标。在“CHINA DAY”的峰会活动中,有一场别开生面的世界机床巨头的对话。在对话中,中国机床企业展示了被振兴的庞大规模后,有记者问日本森精机株式会社社长Masahiko Mori 先生对中国制造看法,Mori 先生说:在机床制造行业中,50%的价值是在科技以及对工程师的教育和操作人员的培训上。我和我们的员工说,几年后我们可能不再去制造机床,而是做培训或者服务,我们所有员工将成为应用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等。不过,目前我们还是要做机床的,我想说,不必在乎在国际中的地位和排名,重要的是做好现在应该做的,为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 Fleischer教授接着说:“Mori先生说的很对。我觉得,机床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于谁能为用户提供****的解决方案,所以,机床企业需要使员工获取更多的知识来服务用户。

  这说明,当今世界装备工业的竞争,已经从制造竞争,发展为服务的竞争。换句话说,就是在微笑曲线的两端,展开了高端竞争。

  反观我们的一些规划,仍然仅仅停留在制造领域。我们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已经10多年了,至今没转过来。振兴装备制造业也提出不少年头了,至今依然强调振兴装备制造

  看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重视装备工业,是只重视装备的制造环节,还是要更重视微笑曲线的两端。这关系到10年后甚至更远的未来,我们将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装备工业。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沪ICP备10002023号-1
联系电话:021-32201506 地址:上海市南京西路580号南证大厦3110-3112 邮编:200085
版权所有:渤商所|渤海商品交易所|渤海交易所开户会员|渤海商品上海营业部|连续现货|同元系